​古代人的名字和字的关系(古代的人名和字的关系)

2023-03-10 12:31 来源:糖文网 点击:

古代人的名字和字的关系(古代的人名和字的关系)

关于古代人的“姓氏名字号”,过去,大多以顾炎武的《日知录》和钱大昕的《十驾斋养新录》为权威解读。

后来,随着甲骨文的发现,以及对金文和两周文献研究的深入,又有了一些新的观点。

概括起来,大致可以规纳入下——

殷商,不讲姓氏,讲“族徽”。

甲骨文里,有数百个相区别的“族徽”字。这些字,与后来的汉字基本没有联系。那时候,不同的族或部落或“方国”,都有自己的“族徽”。这大约就是当时的“姓氏”。

讲究姓氏,是从西周开始的。

北大李零教授说,姓氏,是西周种姓制度的核心;而种姓制度,又是西周大一统的核心。

从目前发现的西周青铜器上的金文看,最初的姓,只有十七个,还有文献上有而金文中没有的,加起来也只是二十个左右。

这些“姓”,大多以“女”为部首,比如姬、姜、姚、姒、妫、妊、姞、嬴,等等。

王国维在《殷周制度论》里说,女姓是周人的一大发明。

所以,学者们说,最初的“姓”,表示的是母系的血缘。

西周,分封亲戚,一下子封了七十多国。这里面,姬姓为多,有五十多个。但封到各地之后,就以地为“氏”了,或者叫以国为“氏”。

这就形成了西周姓氏的“大爆发”。

《尚书.尧典》和《诗》以及青铜器上的金文,有了“百姓”一词。“百”,是个虚数,表示很多而已。“百姓”,也作“百生”,还留有母族血缘的痕迹。

不过,在周代,男人只称氏,不称姓

《左传.庄公六年》载,楚文王伐申过邓,他的母亲是邓国人,邓国贵族劝邓祁侯杀了楚文王,邓侯说,楚文王“吾甥也”,不能杀。这是说,那个时候的男人,至少是贵族,既是父系的某男,又是母系的某甥,母系的亲情甚至超过父系。

那个时候的女人,也在姓下加氏,比如武姜亦被称为姜氏、骊姬被称为姬氏等等。

氏的重要性越来越强,有时候,“氏”与“族”就成了同义词。

《战国策.秦策》:“昔者曾子处费,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。”这个“族”,说的是同“氏”。

战国以后,就基本以氏为姓了。到了汉代,姓氏则完全合一。

以上是姓氏的演变。

古人的名字怎么起的呢?

殷商的时候,似乎“排序”是一种重要方法——以甲乙丙丁的顺序排,不仅兄弟之间,各代之间也常用这种办法。

西周,好像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这一传统。

周文王的第三子名“鲜”,按“伯仲叔季”的排行,前面加“叔”字,又因为封于管地,连起来称“管叔鲜”。

除了排序,上古时候贵族起名,也有一定“随意性”。

比如周族先祖“弃”,司马迁说:“初欲弃之,因名曰弃。”

那么,武王的弟弟周公旦,就很可能是生于日出之时了。

孔子,殷人后代,子姓。司马迁的说法是“姓孔氏”,汉代,姓氏已经合一。司马迁还说,孔子“生而首上圩顶,故因名曰丘云”。“丘”的含义之一,是“四方高,中央下为丘”。

仔细想想,古人这样起名很可以理解。前些年或者更早,北方农村,生了男孩,叫“铁蛋”“柱子”“狗剩”的不少;女孩,叫“二丫”“三妮”的已很常见,如果起名叫“桂花”或者“彩云”,那就是比较文化的了。老人们说,名字越平常就越好养活。

古人,有名有字。商汤,学者们考证,就有“字”。周代更不例外。

据称,上古时,婴儿出生三月由父亲起名。男子二十而冠,即行成人礼的时候取字。

女子也有字。

《礼.曲礼》曰:“女子许嫁,笄而字。”这一般是十五岁。未许嫁叫“待字”。例如,青铜器《铸公簠(fu)》上的“孟妊车母”,“妊”是姓,“车”是字。

古人的名与字,一般是同义,少数是反义。

孟子,名“轲”,字“子舆”,是同义。屈原,名平,字原,《尔雅.释地》说:“广平曰原”,也是同义。颜回,字子渊,《说文》:“渊,回水也。”同义。宰予,字子我,也是同义。诸葛亮,字孔明,亦是。李白,字太白,还是。

曾参之父曾点,字皙(xi),《说文》:“点,小黑也。”又:“皙,人色白也。”这就是反义了。

也有一些古人的名和字看不出相互联系,这大约是因为字义发生了变化的原因。

前面说到“颜回,字子渊”、“宰予,字子我”,这是春秋和战国中前期的习惯——在男子的字之前加子,是一种尊称。

这一时期,在字之前,还通常加上“伯仲叔季”的排行,亦表尊重。如“伯禽”“仲尼”“叔向”“季路”,等等。

另外,周代的时候,贵族男子的字后面,常常加“父”字或“甫”字,以表示性别。如“伯禽父”“仲尼父”等等。

周代贵族女子的字之前,也加排行,后面则加“母”或“女”字表示性别。前面举到的“孟妊车母”,“孟”同“伯”为排行,“母”表性别。

古人名字连说的时候,一般是先称字,再称名,以表尊重。

比如,孔子的父亲叔梁纥,“叔梁”是字,“纥”是名。

相互称呼的时候,尊对卑称名;卑自称亦称名;对平辈或尊辈称字。这从《论语》中可以看到以上区别。

汉以后,男人的字,多使用两字为“字”。而且实兴另起“别号”了。

翰林风月三千首,吏部文章二百年,欢迎来到翰墨苑。

古人除了有名之外,还有字。古人的字是在男子取字是在举行成年礼时取的。男子取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时,而女子取字是在十五岁举行笄之时。

古人的名和字,往往会有一定意义的联系,比如抗金名将岳飞字鹏举,是取了鹏举升空之意。而颜回字子渊,《说文解字》注释渊为:渊,回水也。可见渊便是回旋水流的意思。而《说文解字注》中更是将颜回的字作为注释,《说文解字注》:渊,回水也。顔回字子渊。从水。象形。

那么古代名和字之间有什么关联呢?

在中国古代,名是一个人行走世间所用的代表符号,而字耶是名的解释和补充,是和名互为表里的,所以字又称为“表字”,《白虎通·姓名》说:“或旁其名为之字者,闻名即知其字,闻字即知名”可见古人的名和字是在意义上有所关联的,再比如屈原名平字原。

古人取字还是为了出于对于成人后的尊重和避讳,在古代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。

翰林风月三千首,吏部文章二百年,欢迎关注翰墨苑。